让专业办在产业上,新技术赋能的探索实践

行业导航 | 2025-02-27 09:46:36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核心路径,而新五金建设(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则是实现产教融合目标的关键支撑。产教融合为新五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方向,新五金建设则为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和质量支撑。在这一背景下,“金专业”“金课程” 作为新五金建设的核心要素,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专业” 能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具有前瞻性和竞争力的专业培养方向;“金课程” 则是将专业知识与产业技能有效融合的载体,确保学生所学与岗位所需紧密相连。

本文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研制的四个关键,探讨如何通过新技术赋能,实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推动产教融合和新五金建设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凸显 “金专业”“金课程”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实践路径。

1.png


一、用数据说话:从专业定位上锚定目标培养岗位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而这一目标的确定必须基于对产业需求的精准把握,用数据说话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专业调研。系统深度调研真实产业用人需求,计算不同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依托产业人才需求大数据提供选岗依据,助力科学、快速遴选目标培养岗位。

2.png

智能提取岗位的关键职能、要求等信息,形成可视化岗位需求画像,为专业定位提供直观、清晰的参考。同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在线生成调研报告,提升编写效率与准确性。

1.gif


二、知识与能力对接:以图谱构建职业能力标准仓

专业定位明确后,如何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匹配,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核心问题。通过岗位画像和专业画像的匹配,动态对接岗位需求与专业能力,确保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需求,打造出“对接岗位、数智融合”的金课程。

4.png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一键抽取课程标准或课程资源相关知识内容,自动总结、关联相关知识领域及知识单元,形成课程知识图谱。针对产业侧目标培养岗位的职业能力图谱,映射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形成课程知识-岗位能力对接图谱,利用可视化手段展示课程知识点和岗位能力点的映射关系,从而剖析当前对标产业的知识覆盖情况,辅助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的完善。

2.gif

3.gif


三、教学有所侧重:教学计划紧密根据课程对应能力的轻重程度调整

在明确专业定位和知识能力对接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学计划的制定应紧密围绕课程对应的职业能力。

4.png

依托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根据课程能力映射图谱自动生成课程体系参照表,综合汇总统计知识点及能力点的覆盖度数据,根据能力点的需求占比和掌握要求程度智能分析能力要求对岗位的重要程度,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并智能分配学时。

4.gif


四、标准设计跟得上:根据产业动态调整人培、课标等关键指导文件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专业的标准设计也必须紧跟其步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关键指导文件,需要根据产业动态进行及时调整。对接分析各维度资源数据、知识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一键生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材料,减少编制材料工作量。对现有标准模板调整内容,AI批注修订建议,帮助优化材料输出质量。

5.gif

9.png

在新技术的赋能下,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探索实践不断深入。从用数据说话锚定目标岗位,到知识与能力对接构建标准仓;从根据课程能力调整教学计划,再到根据产业动态调整教学指导文件,每一步都为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新技术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