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融 智构未来 | 2025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南宁成功举办
活动资讯 | 2025-08-26 16:39:48
8月22日,2025年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汇聚了全国各地300余位院校、行业企业专家围绕“产教深融 智构未来”主题展开研讨,共同为深化产教协同发展,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振秋
论坛伊始,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秋致欢迎辞。李振秋表示,学校作为广西首批产教融合试点高校,始终以产教融合为立校之本,“十四五”期间紧密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部署和广西工业强区战略,构建以服务区产业升级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机制,在产业学院集群、协同治理、专业突破和服务产业等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学校将推进平台升级、技术赋能和战略服务三大行动,深度服务广西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助力合作企业晋升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 陆爱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陆爱平在致辞中强调,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对广西构建“10+5+4”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重点产业人才短缺,必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近年来,自治区工信厅持续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建设,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与龙头企业共建20个技术服务平台,并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提升广西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李学林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阶段,但人才供需不适配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适配、人才培养与岗位能力不适配、人才供需对接不适配三方面。一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教育部联动,在项目示范、机制协同、政策保障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中心在推动产教协同与人才供需适配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是加强需求研究,为供需适配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深化对接机制,提升人才供需匹配成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邢晖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以《职业教育新动态与深化产教融合》为题,系统阐述了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的新动态,并分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与实践,让与会人员对接下来产教融合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研究处副处长 李利利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研究处副处长李利利作《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适配机制 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主旨演讲,从供需适配的背景与挑战、产业需求新趋势及推动适配的探索思考三个方面展开,提出了破解人才供需矛盾的解题思路,为提升供给端人才培养成效提供了产业部门的思考。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招生服务处副处长 任佳伟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招生服务处副处长任佳伟作《建好用好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 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主旨演讲,系统介绍了当前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情况,并详细阐述了要如何发挥供需平台的作用,为当前破解人才供需矛盾难题,推动人才供需适配有着重要意义。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中国
主题分享环节,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中国作《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其实践深化探索》主题分享,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实践路径。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 黄凯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负责人黄凯以《面向东盟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相关实践与思考,为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合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兼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 徐一洁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兼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徐一洁围绕《产业驱动、数智赋能——论国际技能型人才培养》展开论述,为数字化背景下国际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与解决方案。
南宁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王屹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产业研究室副主任 王菲
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蔡宗山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龚小涛
下午论坛继续聚焦产教融合前沿议题,多位专家带来精彩分享。南宁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屹以《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赋能中国—东盟国际产教融合的进路》为题,分享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在推动区域职教合作方面的实践探索,为深化区域协同育人提供了前瞻思路和实践指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产业研究室副主任王菲以《从软件产业演进规律视角 看AI时代软件产业人才需求变革》为题分享了当前人才需求的变革和思考,为大模型时代下的人才培养转型带来洞察;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宗山围绕《数智赋能“五金”建设的探索思考》展开分享,从“五金”建设要求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剖析数智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实践路径,展示了数字化时代下产教融合新模式与新思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龚小涛作《产教城一体 产学研融合 西安航空高端制造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西航实践》主题分享,展示了联合体在人才培养、校企协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颁证仪式
重点领域产教对接谱系研究揭榜结项颁证仪式
2024年产教融合优秀案例颁证仪式
论坛期间,中心为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重点领域产教对接谱系研究揭榜单位和2024年产教融合优秀案例获奖单位颁发证书,激励各方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创新。
同时,会上正式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产教融合态势感知平台3.0。该平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联合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产教融合交流平台,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教全链条监测与态势感知,旨在推动政行校企深度对接。
圆桌论坛环节,7位专家在主持人蔡宗山的引导下围绕“共话AI赋能教育,共谋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对话,就AI技术融入职业教育的关键议题分享了各校的实践与思考,为现场观众带来诸多启发,也为本次论坛增添了更多的智慧碰撞。
会后,与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入了解学院办学特色与整体发展概况的同时,还现场观摩了智能制造、食品工程等领域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场景,直观感受学院产教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果。
本次2025产教融合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产教协同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更凝聚了政行校企多方共识。职教桥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各方的协同创新,全力破解人才供需适配难题,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更强动能,助力产教融合迈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与会嘉宾参观职教桥展位